正在求职路上狂奔的你,如果还没有听过“Double Track”,那你就out了。
“Double Track”其实很简单,就是在瞄准求职主赛道的同时,选择另外1-2个行业作为辅助的求职赛道,提高自己求职成功的可能性。所以,“Double Track”是每个同学在求职季都应该去尝试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在求职难度直线上升的2020。
之前我们出了一篇文章,针对想去投行IBD的同学,给出了4个double track的方向建议👇
不过,Double Track并不是让大家多行业随意海投,在赛道的选择上是有策略的。除了要基本符合自己薪水和个人能力发展的一起预期之外,“第二赛道”和“主赛道”之间的协同性应该尽可能地高。也就是说,“第二赛道”求职所要求的的能力包应该和“主赛道”重合度尽可能大。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盘点一下:以咨询为主赛道的同学,都有哪些double track的选择,不用过多准备就能拿下不同行业offer,让求职咨询的同学轻松跨界?
TRACK 01
在互联网大厂,也能做“咨询”
其实,原本互联网公司没有战略岗,来的咨询顾问多了,便有了战略岗。很多互联网战略部门就是由咨询顾问创立起来的,人以群分,之后这些部门的咨询顾问们也就越来越多。
所以,目前在互联网大厂从事战略工作的人员相当一部分都是前咨询公司的顾问,腾讯、字节跳动的战略部门或者有战略属性的岗位,都喜欢从MBB和其他有名气的咨询公司挖人。
业内最知名的互联网战略岗可能就要数腾讯的CDG了。但其实,几乎每一家大型的互联网公司都有战略岗。像腾讯、字节跳动、TMD的战略岗,都是在互联网行业中比较为人所熟知的。
其他的一些公司,也有很多类似于战略部门性质的岗位,比如京东,虽然没有任何一个部门被冠以“战略”之名,但有很多数据分析、商业分析类的岗位,其实是扮演了战略岗的角色。
那战略岗就是互联网公司内部的咨询公司咯?别急,我们来看看官方是怎么说的👇
从腾讯战略发展部的官方介绍可以看出,战略部门的工作角色就被定位为一个“内部咨询顾问”。你需要跟进各种新动态、进行行业研究等,有时会作为公司和咨询公司之间沟通的桥梁,必要时还需要组织协调公司内部的重要横向项目。
不过战略部的工作和咨询顾问的工作内容还是有一些核心区别的,因为作为企业的一员,战略岗有责任将设计出来的方案推进并实施,而不仅仅是像咨询顾问那样“给出建议”。
同时,作为企业内部的军师,战略部核心的价值和贡献应该是,给高层决策提供了多少“意想不到”的思考和启发,发现了多少行业和市场的变革迹象,提供了多少潜在变动趋势的前瞻观点,提示高层化解了多少内部的潜在危机等等。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咨询vs互联网战略的薪资待遇的对比:校招的话,顶级互联网战略岗和顶级咨询公司的起薪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腾讯CDG的起薪,其实已经可以基本上对标MBB的起薪了。
不过,在涨薪幅度上会有一定的差别。如果在MBB这样的顶级的咨询公司工作,每年的涨薪幅度会有15-30%,而互联网公司的涨薪幅度可能没有这么高。所以即便起薪一样,五年之后还是会拉开一定的薪水差距。
而且,从生活体验上来讲,互联网公司毕竟没有外资咨询那么好的福利,不过差别也不会太大。举个例子,麦肯锡的顾问出差可能是住JW万豪,腾讯战略部可能就是住万怡。
TRACK 02
投行/券商里,也能“搞研究”
咨询和投行,常常是double track最常选的两条赛道。不过对于主赛道是咨询的同学来说,我们比较推荐同时准备投行/券商的行业研究岗。
先来说一下投行/券商的内部行业划分,先是前台会有传统的IBD、S&T和research(券商还会有个自营部门),而行业分析就一直会放在research部门里。
研究部一般有三类分析师:宏观研究师、策略研究师、以及行业研究师。而宏观分析师和策略研究师往往是最top学校的PHD,有一流大学或者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经历。但行业分析师的门槛就没有这么高了,最重要的是这个岗位和咨询的工作内容比较接近。
投行/券商的研究部大部分都由行业分析师构成,他们一般按行业分工,直接cover行业内不同的公司,对单只股票进行评级和买卖建议。而且大家可以看到市场上每家投行每个工作日都会发布的研报,就是行业分析师的工作成果。
我们推荐大家同时求职咨询和投行/券商的行研,主要这两个岗位都需要focus在某个特定的行业,也都需要产出报告,同时分析逻辑和估值方法是共通的,所以同时求职并不需要额外准备太多。
具体来说,投行/券商的行研刚开始也是查找行业数据,关注重点新闻,研究具体的行业,但咨询公司的行业研究报告和投行/券商的行业研究报告的研究目的不同。金融机构出产的报告,主要是给出投资建议,描述某个行业是否有投资价值,同时需要指出这个行业中哪些具体的公司更有投资价值。而咨询公司的报告是为了给行业内的公司服务的,同样需要研究整个行业,但最终的目的是需要帮公司解决问题。
所以券商/投行的行研分析师会更多关注一些财务数据以及上指、深指、创业板和行业重点公司涨跌幅。在国内的话,每天的工作需要按时发日报,推荐股票并点评,周末更新行业数据库然后撰写一周观点。期间也会要求进行企业财务预测,对最新的财务业绩进行分析、点评。
不过除了没日没夜的写报告,行业研究分析师还需要外出参加路演、调研、开会,所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boring。但另外一个挑战就是:在繁杂的诸多事务之下,静下心研究、分析、撰写报告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综合来说,分析师的工作本身也是对内对外的结合,研究报告要有新意、对外宣传也不可少,这一特性和咨询顾问是非常类似的。所以,这两个行业非常适合同时准备,大家可以在准备case的同时多关注股市或其他金融市场指数的变化,以及对于基本的金融知识有大概的了解。
TRACK 03
快消市场部,也需要战略思维
提到快速消费品,你也许无法准确定义它的内涵。但是说到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这些名字,你一定不会觉得陌生。
一些同学会对快消的市场部产生一些误解,以为快消的市场部就是在甲方做广告:从广告片(TVC)的投放、电影电视剧的广告植入,到设计户外广告牌(OOH),再到思考店内的货架占比(instore share of shelf),推投促销装(promotion pack)就是市场部需要负责的工作内容。
这些工作内容不能说不对,但是不完整。大型快消公司的组织架构都非常复杂,每一项工作可能都会单独设置成一个或几个部门去做,这些部门在不同公司名称也不尽相同。以联合利华为例,市场部分为品牌发展 Brand Development(BD),和品牌建设Brand Building(BB),而以上说到的部分都是属于BB的工作内容。
快消市场部还需要做这些事:为了保证这个新品牌或新产品能顺利诞生,需要围绕新品牌或新产品,考虑产品包装,产品定价、质量检验,还要考虑生产计划,预估销量,当前产以及宣传推广,当产品上市后BD要考虑其销量如何,毛利如何,用户评价如何……
而这个部分和咨询的工作内容就有一定的重合度,尤其是这两个岗位都会要求候选人能够参与战略的制定,以及对于产品和用户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快消marketing对于人员的期待也是多方面的:既能负责战略的制定,又能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
此外,想要在准备咨询求职的同时瞄准快消marketing,还需要提升审美以及对于目标行业/公司的产品认知度。
比如说,同样是focus on美妆这个细分领域,咨询顾问需要对这个行业的规模建立宏观认知,比如说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有多大,现在行业内部有多少家公司等等。但作为快消企业内部的marketing,比如说欧莱雅的市场管培生,则需要由面到点去补充很多细节的知识点,比如说欧莱雅有什么产品、最常用的渠道、代言人都要哪些、跨界尝试做得怎么样?
对于快消行业来说,理解消费者、熟悉渠道是重中之重,而要打好基本功,就不能够坐在办公室里指点江山,而需要到各种一线去调研。大到产品推广方式、小到产品货架摆放,都是需要做店访的。据说,玛氏第一年的管培一年下来要跑至少500家店。
咨询则不同。咨询当然也存在获取一手数据的方式,但很多时候可以依赖于专家的指导和二手的数据购买。而且,即便是一手信息的获取,也可以借助于PTA和实习生,所以咨询顾问就能够在办公室里调动八方资源,在作战室里对全局进行把握和分析。
但总的来说,咨询和快消市场部,尤其是BB品牌建设的工作内容以及求职准备还是毕竟类似的,所以,同时准备这两条求职之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以上,就是一心想要求职咨询的同学,可以同时做求职准备的行业以及岗位,是不是发现自己突然多了很多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