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回到主页

只剩一周就要去面试,我还能”临时抱佛脚“吗?

拖延症是人类的顽疾,比COVID-19感染性还要强。

你是不是也和大部分人一样,原本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准备,然后总是拖到面试前一周才意识到时间的紧迫呢?

Deadline就是生产力!如果你发现,距离心仪公司的面试只剩下一周时间。别问自己为什么把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拖到只剩一周了,而是要问自己如何把所剩的最后一周充分利用好!

其实,面试前的最后7天是非常关键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左右最后面试的结局。所以,已经拖延的你,不要让最后的这周一变成三天,甚至变成一天——late is better than never。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假设距离你最重要的面试只剩下一周,而你之前都没有认真准备,这一周应该怎么利用!

一周内该干的和不该干的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面试前一周的时间其实很短,而且没有从来不存在让你能力飞跃的灵丹妙药,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去想象用一周的时间变成大神,我们需要的是更加脚踏实地抓住最需要提升也是最能提升的部分。  

提升表达能力 VS掌握表达套路

面试中你的表达是成功的基础!一周内不可能让你的语言表达有根本的飞跃,却可以让你熟悉一些常用表达套路。

比如说,投行IBD面试必问的“why banking?”、“why IBD?”以及“Tell me about yourself?”就可以提前准备一下关键词,在脑子里提前过一边storyline,或者直接写成稿子也是可以的。千万不要指望自己可以临场自由发挥!

英语的提升无法短期实现,但商务英语的表达确是有一些可以短期习得的套路!花几天时间,打磨一些常见问题的表达语言,不仅仅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回答那些“常见问题”,也能够让自己快速找回用英文沟通的“语感”,让自己提前进入状态。

不过在面试场上也不要背稿子,过快的语速会极大地影响面试官从中获得有效信息;而且面试场上机械的复述是一件很不自然的事情,相较于念经一般的复述,慢条斯理、娓娓道来的个人阐述明显更受青睐。

寻求根本突破 VS 掌握分析框架

对商业分析的能力,是很多行业面试考察的重点。 一周内不可能让你从商业小白变成商业分析大神,但可以掌握常见的分析框架。而且,想要高效用好面试前最后的7天,一开始就不要试图把方方面面都准备好,而是要着重去看每个行业的核心分析框架。

即将迎来咨询面试的同学,可以问问自己是不是清楚面对不同类型的案例,最常用的模型是什么,自己是不是掌握了。下面是给大家的一个自测表格👇

不过也要提醒大家,框架本身并不是原理,而是工具。面试的时候可以用工具但不要强行套用,生搬硬套的表现并不能帮助你拿到offer。

不过,既然只剩下一周的时间,在这个时候不妨先让你既掌握好一些最常用的框架!

变成面试大神 VS 增加故事亮点

行为面试,最终会决定你面试的成败,平庸的行为面试回答也只能带来聊胜于无的结果。一周内不可能让你成为面试大神,但至少可以让你讲出的每一段故事增加一两个亮点。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天都重新看一下你简历中的每一段经历,想想自己怎么讲这个经历,然后要求自己挖掘出2-3个亮点,提升故事的精彩。

或者找自己的小伙伴做一下模拟面试,自己准备的时候容易忽略很多问题和细节,但是旁观者就能能快找到问题并指出来,这样就能避免在正式面试的时候出现同样的问题来。

你还可以约相关行业的在职人士聊聊天、喝个咖啡,在闲聊的时候就可以说说自己的故事,看对方对哪个部分比较感兴趣,问了相关的问题,这就是你能深挖的部分。

如果我有7天,每天干点什么?

说完了在这7天内应该做的和不该做的,那具体每天应该做些什么呢。其实做好这四件事就好:

01

 

行为面试挖掘亮点

 

无论是咨询、金融还是互联网,面试的时候都会问到最基本的行为面试问题。

这一类问题,每个题目往往都包含着一个主要的考查意图, 比如说, 有的题目考查的是创新能力, 有的题目考查的是团队精神, 而有的则考查的是领导能力。

而不管是哪个行业,行为面试的标杆问题都是宝洁八大文,可以说这八个问题基本包含了外企公司所要考核的全部内容。所以,你不妨在最后的这一周内好好捋一捋“宝洁八大问”。

这一周你需要做...

 

每天准备1-2个宝洁八大问的问题,然后仔细想想,我的每一个故事是不是真的有亮点。如果是,则OK;如果不是,请继续打磨。别忘了,你准备好的这些故事,应该成为你的简历里的内容!

02

Business sense快速提升

没错,一周内虽然不能让你的Business Sense有实质的提升,却能够装点好“你的门面”。在这个节骨眼上,好好去了解几个热门行业,还不算太晚。

比如,VOYAGE之前就有同学在阿里面试时被问到对于热门领域的看法,而这位同学直接把自己两天前看到的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一下子就惊艳到了面试官。所以,深入了解少数几个行业很重要。

同时,其他行业你也要“略知一二”。咨询案例面试更是需要积累不同行业的基础知识,比如,一家大型服装店的营业额应该大致是多少?一家小型咖啡店的营业额大致是多少?一个上市公司的营业额应该不少于多少?这些问题我们只有做到“心中大致有数”,才能在面试中不露怯。

这一周你需要做...

 

一天看一个行业,看两个case,看一篇知乎的科普文,让自己对于8-10个行业“略懂一二”。同时,你不妨试着成为其中几个行业的“专家”,让自己可以说一一般人说不出的门道。

了解你去面的公司/行业

每年都有这样几个同学,行为面试准备得很好,硬技能掌握得也非常好,但一旦遇到行业信息、公司动态,就会扑街。

无论你想进入哪个行业、哪个公司,最基本的行业近期新闻都需要了解一下,还可以看看一些研报,以及具体公司的年报。

具体的行业还会有所不同,如果你想进入投行,那么公司CEO是谁你都知道了吗?这可是投行面试常见问题。

点击查看 九大投行CEO简历大赏

想去PE/VC,可以问问自己知不知道最近有些什么投资热点,公司最近负责了什么大的deal?如果马上就要去互联网大厂面试了,还可以从竞争对方入手,可以找出公司的3-5个竞品,分别总结出各自的优劣势和differentiator,面试的时候肯定有所助益。

这一周你需要做...

 

不管哪个行业,面试公司的年报、研报、新闻都了解一下。如果是金融公司,投资的记录了解一下,相关行业的深度报告至少看5篇;互联网公司面试前可以找出公司的5个竞品,分别总结出各自的优劣势和差异点。

记得总结!

最后一点想要提醒大家的,就是要针对自己做的所有努力,无论是行为面试的亮点挖掘,还是看过的case,再或者是看到的行业新闻,都需要及时总结、记录。

去年VOYAGE有一个最终斩获MBB其中两家offer的同学Sarah,在整个求职准备的过程中,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也积累了好几本笔记本,包括行业知识总结、案例分析要点、错题本等等。

这些笔记本到了求职后期就是专属于Sarah的求职宝典。每当要去面试的前一天晚上,Sarah都会拿出自己的笔记本,仔细地翻看和回顾,尤其是错题本,能提醒Sarah在面试中不要犯同样的错。

所以大家也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些笔记本,及时把相关知识点以及自己的思考、感悟记录下来,一方面不容易忘记,另一方面等到了面试的时候,这些总结的材料就会是你的独家求职宝典。

这一周你需要做...

 

每天看到的内容、自己的思考,要及时总结到一个小本子上。面试前最后一天,再去浏览一遍!

最后还想告诉你…

7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VOYAGE希望大家能抓住每一个能把握住的机会,因为我们曾经就有学员靠最后一周的冲刺,成功拿到了offer!

C同学也是因为坚持不懈的努力,抓住了面试前的最后几天,最终才成功拿到了offer。C同学的学校背景不太好,一直以IT咨询为求职目标,一开始没想到自己能拿到tire2咨询公司的面试邀请。

C同学通过内推获得面试后,只有一周的几天准备的时间了。在短短几天内,C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打磨了自己的Behavior Question,同时透过MECE法则找到了case的深层逻辑,得在短期内快速提高商业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最终在面试中脱颖而出,成功拿到了奥纬的全职offer。

VOYAGE的学员Rudy在大学时专注于各类社团活动,校内经验丰富。等到求职季才发现自己没有互联网相关的实习,不过凭借不错的学校背景还是成功拿到了多家大厂的面试机会。

在面试前的最后一周,导师带领Rudy梳理了专属的storyline,同时每天都有在看互联网相关的案例并及时记录,最终通过了阿里的面试,成功拿到了产品经理的全职offer!

虽然有成功案例,但我们并不鼓励大家临时抱佛脚,如果时间来得及,比如还在大一、大二,应该早早开始准备。但如果面试已经迫在眉睫,也不要灰心丧气,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说不定下一个拿到offer的就是你!

上一篇
这届咨询导师居然玩起了“押题”,还一押一个准
下一篇
想要成功拿到券商行研offer,这6大雷区可要避开!
 回到主页
所有文章
×

还剩一步!

确认邮件已发至你的邮箱。 请点击邮件中的确认链接,完成订阅。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