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的晚上的微博热搜又再一次的被《青春有你2》安排的明明白白。
”刘雨昕断层C位出道“
”乃万哭着说终于结束了“
”青春有你2成团名单“
这些热搜稳稳地盘踞在微博搜索榜居高不下,不知道大家Pick的小姐姐都有顺利出道吗?

纯靠粉丝经济?
这次的“成团之夜”请来了当年爆款选秀节目鼻祖的冠军—李宇春,来与109位练习生合唱《给女孩》。

从2005年《超级女声》的火爆开始,偶像养成类选秀节目就在中国市场大受欢迎。粉丝可以参与自己idol从练习到出道的全过程,“参与”可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投票,积分全投!”
“今晚全部all in!冲冲冲!”
“为荣誉而战,姐姐能不能出道就看今晚了!”

这些极具煽动力的文案可以说是粉丝文化中鲜明的一部分了,各家粉丝通过集资投入资金,为自己的idol作出数据,做出成绩。
相对应的,《青春有你2》作为官方节目组也会相应的提供各种各样的平台来让热情的粉丝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为小姐姐们打Call。在选秀节目中,粉丝们的支持被视为直接与出道位挂钩的砝码,这也让这场关于资本的游戏演变的更加激烈。

当宣布青你2最终C位的时候,可以看到刘雨昕最终获得了17359242的助力值!除了普通用户每轮拥有一次助力机会,粉丝们可以通过购买爱奇艺VIP或购买某牛奶饮料获得额外助力值。可以说,这1700多万助力值都是粉丝辛辛苦苦打投的结果,满满的都是爱,满满的都是钱…
但是,如果一个选手的出道仅仅是依靠粉丝的努力就可以决定一切的话,就不会存在 各种“内定出道位” “祭天剧本” 的评论了

粉丝的贡献和支持能不能成为一个选手出道的关键呢?
答案是肯定的,要知道粉丝是偶像的底气,也是其获得品牌青睐的最主要原因。但是如果仅靠粉丝投资能不能出道呢?
那还要看看各位选手背后的金主爸爸们的表现如何…

选手背后的力量?
我们来深扒一下最后成团的名单以及选手背后的公司们:

这些小姐姐背后的公司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公司看似成立时间不长,但背后都有买方大佬的身影,不是被直接注资成立了新公司(AMG亚洲娱乐)就是接受了上亿的融资。

C位出道的刘雨昕背后的公司是去年刚成立的AMG亚洲娱乐,公司是刚成立的,但是背后却是在娱乐行业深耕数年姊妹淘文化的相关人马(旗下艺人小彩虹徐梦洁在2018年成功出道),此外还有中投中财基金直接注资。
另外两家也来势汹汹:融资到C轮的丝芭传媒已经获得了上亿的资金,创始人王子杰的上一次创业则是风靡全国的《劲舞团》。而送了两名选手出道的泰洋川禾获得了字节1.8亿B轮融资,旗下有papi酱、杨颖、陈赫等艺人。

第二类则是各种老牌公司,原本业务包含影视、实体娱乐等,但都没有涉及经纪业务。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偶像经纪、选秀成团是一条全新赛道。

华策影视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影视制作公司,嘉会传媒出品的《人名的名义》可是前两年的爆款,匠星娱乐则是合纵文化集团旗下的子品牌。同样是A股上市公司的合纵文化主营业务是音乐餐厅、酒吧、KTV等实体娱乐,拥有音乐酒馆胡桃里等500多家签约门店。

第三类则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嘉纳盛世和TOV娱乐这两家公司成立时间都不超过2年,员工数目也非常有限。

嘉纳盛世公因为办公地点太偏僻都收不到快递,TOV娱乐的公司规模太小以至于被粉丝戏称“白捡了一个出道位”。
据公开信息统计,2017年至今至少有上千个新成立的经纪公司或在原有业务中新增了”艺人经纪“这一项。原本冷清的赛道突然火热起来,或许是因为率先进入的人成功得到了红利。
同样是小公司,闻澜文化在“孵化”出杨超越后,2019年获得了1.6亿的估值,买家传递娱乐愿意以9600万元的价格买下这家公司60%的股份,剩余的40%股份则要看交易后三年的盈利情况再做打算,也就是俗称的对赌协议。

在此之前,这家公司就是一个主要做女团的小经纪公司,财务上减去成本后甚至是一个负数。最惨的时候全公司只有4个人交税,甚至可以说离结束运营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个公司把杨超越送进了创造101。
杨超越和整个公司的命运就此改变。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突然被估值1.6亿,后续估值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这一切的起点都只是一个女团选秀节目。
手握资本VC大佬
真正能重新定义中国女团的不是杨超越或青2中的妹妹们,而是她们背后的偶像操盘手。综艺舞台不仅是偶像预备役的考场,也是45家公司的练兵场,更是背后拥有众多资源的买方大佬们的博弈战场。当转型的头部玩家遇上实力强劲的后起之秀,偶像们同台竞技比拼业务能力的同时,各大公司也开始了眼光和战略布局的较量。
《2019偶像产业及粉丝经济白皮书》预计,2020年我国偶像市场总规模可达1000亿元,这样可观的 “蛋糕” 早就已经被资本大佬们盯上了👀。

在这场资本参与的娱乐圈游戏中,金融鄙视链顶端的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作为买方机构更像是将资本注入练习生的制作人,不仅通过投资的方式参与新赛道竞争并且持续关注产品和项目本身。
相比投资风格更加稳健的PE,作为风险爱好者代言人的VC,据说投入的项目65%都是血本无归,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仍然坚定不移地做各项投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能真的是有钱任性)。
一般来说,VC只给发展中早期的公司大方投钱,如果说PE靠财务模型和数据分析,那VC靠的就是眼光和抢占市场的赌局:赢则买下半个硅谷,输则血本无归。
比如软银集团就靠这投资阿里巴巴这个项目,获利超过 3000倍,孙正义也因此成为亚洲首富。

VC 投资有时候就跟拍电影一样,没有任何机构、任何人会保证每个投资都有好的票房,但最好的投资永远是下一笔。VC 要敢于出手,一旦确认,就敢一路陪跑到底。
竞争激烈的VC行业留给应届生的机会并不多,但每年仍然有很多同学幸运地获得VC行业的垂青。VC需要经验老道的资深大佬把舵,多样也需要年轻人敏锐的嗅觉。如果,你觉得自己对于行业的洞悉和理解胜人一筹,并且愿意接受快节奏的工作,那么赶紧投出你的简历。也许,下一个C位出道的小姐姐,就会由你缔造!